政策法規

教育法規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教育法規 > 正文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3-04-03    作者:     來源: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點擊: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要求,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進一步做好企業新型學徒制工作,在總結各地實踐基礎上,制定本工作方案。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辦公廳

2022年12月26日

一、總體目标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加強和改進企業新型學徒制。按照政府引導、企業為主、培訓院校(包括技工院校、職業院校、職業培訓機構和企業培訓中心等,下同)參加的原則,通過企校雙制、工學一體等方式,組織開展高質量學徒培訓,支持企業職工提高崗位技能。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實現學徒培養規範化、标準化,培育一批優質學徒培養單位和師徒,開發遴選一批優質學徒培訓課程和教材數字資源等,促進學徒培訓規模和質量有效提升,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二、廣泛發動企業做好動員組織工作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與财政、國資、工會、工商聯等部門協同合作,加強政策法規宣傳解讀,引導企業按照年度用工計劃總量或技能崗位員工總量的一定比例設立學徒崗位,确定學徒培訓數量,有計劃地組織開展學徒培訓。支持引導有技能人才培養能力的企業特别是産教融合型企業,建有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技能根基工程培訓基地、公共實訓基地的企業和培訓院校率先帶頭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

支持大型企業集團、産業鍊龍頭企業、連鎖企業等依托具備培訓條件的企業培訓中心開展學徒培訓。中小微企業、新興行業企業可探索由所屬行會商會牽頭組織,建立跨企業培訓中心或采取企業聯合組班方式開展學徒培訓。企業和培訓院校可以設置專門崗位,安排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學徒培訓,做好學徒組織管理服務工作。鼓勵企校聯合建設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中心、企業新型學徒制研究中心等,加強對學徒培訓工作的研究和組織實施。

三、明确企業新型學徒的培養目标

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對象主要是與企業至少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技能崗位員工,由企業結合生産實際自主确定。企業可聯合培訓院校共同分析企業技能崗位需要、職工成長成才需求,研究制定學徒培訓的職業(工種)計劃。

學徒培訓的職業(工種)原則上應有培訓标準(包括國家職業技能标準、職業培訓包或經備案的行業企業培訓評價規範、企業培訓方案、職業技能培訓課程标準等,下同)。培訓目标以符合企業崗位需求的中高級技能人才為重點。培訓期限結合學徒培訓目标、技能形成規律等确定,一般為1至2年,特殊情況可延長到3年。培訓期限長于勞動合同剩餘期限的,企業應與學徒協商續延勞動合同期限。培訓方式以工學一體為主,通過實施工作項目、完成工作任務、解決工作問題等,提升學徒專業素質和解決問題能力。

四、組織進行學徒信息登記

企業新型學徒培養的主要職責由所在企業承擔。企業确定培訓對象後,應與學徒簽訂培養協議,約定培訓目标、培訓内容與期限、培訓方式、質量考核标準、雙方責任、違約責任以及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項。企業委托培訓院校承擔學徒的部分培訓任務,應與培訓院校簽訂合作協議,約定培訓的方式、内容、期限、費用、雙方責任及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項。依托職業技能培訓實名制管理系統對學徒進行信息登記,技工院校、職業院校應按規定對學徒進行登記注冊。要建立學徒培訓台賬,記錄參訓人員培訓情況,對無法完成培訓的學徒應及時反饋記錄。

五、精心開發學徒培訓課程

探索将學徒培訓課程設置為主要包括通用素質、專業基礎、專業技能三部分,科學合理安排學時總量和課程結構。企業和培訓院校可依據培訓标準開發學徒培訓課程大綱、教學設計和配套教學資源庫。在确保培訓質量前提下,可結合崗位實際構建工學一體的彈性學制、學分制課程體系。積極推動世界技能大賽先進理念的轉化應用,鼓勵知名專家、教練和獲獎選手等參與學徒培訓課程開發和開展名師帶徒活動。加強教材規範化管理,通用素質必修課程須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的全國職業培訓規劃教材目錄(以下簡稱目錄)中選用,通用素質選修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技能課程原則上在目錄中選用。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可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職業培訓規劃教材目錄。對全國和省級職業培訓規劃教材目錄中沒有的教材,可在職業培訓教材信息庫中選用,嚴禁使用盜版、盜印教材。

六、建設優質師資隊伍和學徒培訓場所

探索建立學徒導師培養和選拔制度。企業和培訓院校應根據學徒培養目标做好企業導師和院校導師選拔工作,合理配比師徒數量。組織開展師資研修、培訓成果展示、教學能力競賽、培訓教學資源開發等活動,促進師資雙向交流學習,共建共享優質教學資源。鼓勵支持各類高技能人才擔任學徒導師,并作為評優評先和晉升技能等級的參考條件。

充分發揮企業與培訓院校各自優勢,建設具有工學一體化特色的培訓場所,并以此為依托建設培訓服務網絡。培訓場所應具備技能培訓所需設備設施等條件,可充分利用車間班組、技能大師工作室等開展培訓。開展線上培訓所使用的網絡平台應具備學員實名注冊、簽到、學習、測試等功能,實現學習過程可記錄、可統計、可查詢、可追溯。

七、做好考核評價工作

建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和考核制度,對學徒培訓教學過程進行規範管理。對已實施技能等級認定的職業(工種),學徒培訓後可直接參加技能等級認定。企業可按規定将學徒技能評價融入日常生産活動中,靈活運用過程化考核、模塊化考核和業績評審、直接認定等多種方式,對學徒進行考核定級。學徒期滿經考核合格,可獲得相應的證書(包括培訓合格證書、畢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等,下同)。

八、健全完善支持保障政策

企業按照與培訓院校簽訂的合作協議,向培訓院校支付學徒培訓費用,所需資金可從企業職工教育經費列支;符合有關規定的,可獲得政府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補貼。支持企業設置帶徒津貼,引導高技能人才發揮傳幫帶作用。企業對學徒開展在崗培訓、業務研修、購置教學設備與設施等企業内部發生的費用,可按規定從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中列支。學徒在學習培訓期間,企業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工資。各地可結合實際,聯合财政部門基于不同的學時數量、技能等級、培訓成本等差異對學徒培訓予以支持保障。企業和培訓院校獲得的政府培訓補貼資金可按規定自主開支使用。

九、強化培訓過程管理和監督檢查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對學徒培訓的過程管理,将學徒登記注冊、培訓過程督導檢查、培訓結果考核要求落到實處。拟申領政府培訓補貼的企業應在開展培訓前将有關材料報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納入補貼性培訓實名制信息管理,實現從報名、開班、培訓、證書發放、資金申請到補貼發放等全過程網上管理。建立培訓真實性完備性審核制度,實行開班審核。嚴格按規定使用和審核撥付培訓補貼資金,緊盯培訓補貼資金發放等重點環節,切實保障培訓資金安全和使用效能。對存在管理不規範、虛假培訓、套取騙取資金等情況的,依法依規依紀嚴肅處理。

十、加強學徒培訓工作指導服務

加強對企業和培訓院校的指導服務,在職業培訓有關網站設置專欄專區,指導交流企業新型學徒制有關工作,引導更多企業和培訓院校開展學徒培訓。多渠道多方式加強對企業新型學徒制政策措施的宣傳解讀,發掘各類企業和培訓院校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的有效措施方法,宣傳推廣典型做法,營造良好氛圍。拓展國際合作渠道,加強對學徒通用素質、數字技能和綠色技能培訓的交流合作,支持符合條件的青年學徒參與青年國際實習交流計劃。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