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理論研究

當前位置: 首頁 > 他山之石 > 理論研究 > 正文

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 不斷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專訪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

發布日期:2023-04-03    作者:     來源: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3年第1期     點擊: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重大部署為統領,以服務人的全面發展、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基點,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産教融合、科教融彙,革新職業教育理念,破解長期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瓶頸,不斷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撬動教育綜合改革,對統籌推進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一、新時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頂層設計

編輯部:《意見》是新時期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戰略規劃,具體提出了哪些新主張?

陳子季:《意見》破除了“矮化”“窄化”職業教育的傳統認知,直擊改革實踐中的難點痛點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觀點、新判斷,極具理論與實踐價值。

一是職業教育功能定位由“謀業”轉向“人本”,更加注重服務人的全面發展。職業教育是促進就業的重要途徑,但絕不是單純的就業教育。《意見》重申了職業教育的定位,就是要服務人的全面發展,建立健全多形式銜接、多通道成長、可持續發展的梯度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推動職普協調發展、相互融通,讓不同禀賦和需要的學生能夠多次選擇、多樣化成才,這對扭轉社會對職業教育的鄙視,消解職普分流帶來的教育焦慮有重大作用。

二是職業教育改革重心由“教育”轉向“産教”,更加注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産教融合是現代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最大優勢,更是改革的難點與重點。當下,部分職業院校之所以難以辦出特色,多半是因為學校教學與職業需求結合得不緊密。“教”唯有與“職”,或者說與“産”不斷互動、深度融合方能實現高質量發展。《意見》直面産教融合中的堵點問題,堅持系統思維,提出了建設市域産教聯合體和行業産教融合共同體的制度設計,将職業教育與行業進步、産業轉型、區域發展捆綁在一起,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創新良性互動機制,破解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産業需求側匹配度不高等問題。

三是職業教育服務場域由“區域”轉向“全局”,更加注重支撐新發展格局。《意見》立足新發展格局,在國内國際兩個場域謀劃部署職業教育發展。一方面,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教促産、以産助教、産教融合、産學合作,推動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适應、同産業結構相匹配的現代職業教育結構和區域布局;另一方面,立足區域優勢、發展戰略、支柱産業和人才需求,建立健全職業教育國際合作機制,使我國職業教育從“單向引進借鑒”走向“雙向共建共享”,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服務國際産能合作和中國企業走出去,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模式。

四是職業教育發展路徑由“分類”轉向“協同”,更加注重統籌三教協同創新。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二者不是平行更不是對立的。《意見》在鞏固職業教育類型特色、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确了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推動各種教育類型優勢互補、交叉融合,服從、服務于“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共同目标,服從、服務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這一共同偉大事業。

五是職業教育辦學主體由“單一”轉向“多元”,更加注重社會力量參與。深化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是一項集成工程,核心力量是建立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協同合作的發展機制,核心目标是完成由政府舉辦為主向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參與辦學格局的轉變。《意見》從辦學形式和内容上做出新部署,鼓勵支持地方和重點行業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在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上先行先試、率先突破、示範引領。

編輯部:近年來,國家密集出台職業教育政策,相比之前的文件,《意見》着重解決哪幾個方面的問題?

陳子季:新時代以來的10年,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心系職業教育,特别是黨的十九大後,黨中央、國務院連續發文,高位部署職業教育改革工作。這些政策文件,不僅戰略定位越來越突出,而且實踐要求越來越明确。2019年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主要是明确了我國職業教育制度框架和改革藍圖。2021年4月,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對加快構建高質量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确了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目标框架、重點任務、進度安排。2022年,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将職業教育改革實踐經驗上升到立法層面。這次的《意見》,實際上是對體系建設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概括起來就是用系統化設計、工程化推進、協同化作戰的思路,重點解決三個問題。

一是發展理念的問題,即如何看職業教育。要把以人為本作為職業教育發展的基本定位,真正面向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讓不同禀賦的學生為自己的未來職業發展找到适合的教育,找到适合自己發展的途徑和空間。為支撐地方産業轉型升級和服務國家戰略,促進終身學習,建立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發展路徑的問題,即如何幹職業教育。就是要立足職業教育的類型特色和規律,以深化産教融合為突破口,以推進職普融通為關鍵點,以促進科教融彙為新方向,加快構建政府主導、多元參與、需求驅動、開放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重塑職業教育生态,進而推動職業教育的功能定位、改革重心和服務場域的轉變。

三是主體責任的問題,誰來幹職業教育。職業教育不能簡單理解為職業學校辦的教育,職業教育的改革涉及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各個方面,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徹底扭轉職業教育質量不高、吸引力不強等問題,既要近期中期遠期相結合,也要統籌考慮宏觀中觀微觀,還要充分發揮我們的政治組織制度優勢。基于此,這次《意見》将改革的基座落在區域性、行業性的職業教育體系框架,四梁八柱就是産教聯合體、産教融合共同體,通過開辟職業教育體制機制創新試驗田,構建央地良性互動、協同推進的有效機制,最終把職業教育升級為促進國際産能合作、提升教育國際影響、服務國家外交大局的戰略資源。

二、紮實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重大舉措

編輯部:《意見》中提出了三大戰略任務,在這三大戰略任務中是如何體現您剛才提到的新主張的?

陳子季:《意見》提出了三大戰略任務,可以概括總結為“一體”“兩翼”。

“一體”,即探索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新模式,這是改革的基座。具體來講,就是要圍繞國家區域發展規劃和重大戰略,選擇有迫切需要、條件基礎和改革探索意願的省(區、市),在産教融合、職普融通等方面改革突破,以點上的改革突破帶動面上高質量發展,形成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新經驗新範式,優化有利于職業教育發展的制度環境和生态。

“兩翼”,即市域産教聯合體和行業産教融合共同體,這是改革的載體。一方面,支持省級人民政府以産業園區為基礎,打造兼具人才培養、創新創業、促進産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功能的産教聯合體,成立政府、企業、學校、科研機構等多方參與的理事會,實行實體化運作,集聚資金、技術、人才、政策等要素,有效推動各類主體深度參與職業教育。另一方面,優先選擇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支持龍頭企業和高水平高校、職業學校牽頭,組建學校、科研機構、上下遊企業等共同參與的跨區域産教融合共同體,彙聚産教資源,開展委托培養、訂單培養和學徒制培養,面向行業企業員工開展崗前培訓、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建設技術創新中心,為行業提供穩定的人力資源和技術支撐。

編輯部:您剛才提到的兩翼:“打造市域産教聯合體和行業産教融合共同體”,兩者的區别是什麼?

陳子季:聯合體和共同體,都是教育和産業互補互融、共生共長的載體,從建設原則上都是要做到必問産業、必問企業、必問應用,都是要堅持以教促産、以産助教、産教融合、産學合作,但是兩者在建設主體、服務面向和改革重點上各有側重。市域産教聯合體,重點服務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由地方政府牽頭,是區域性的,重在以産業園區為基礎,整合各類資源,有效推動各類主體積極參與職業教育,促進人才培養、創新創業和産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行業産教融合共同體,重點服務行業産業發展。由龍頭企業和高水平高等學校、職業學校共同牽頭,是跨區域的,聯合學校、科研機構、上下遊企業等,彙聚産教資源,發揮行業在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中的重要引領和指導作用。

編輯部:《意見》提出的五項重點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什麼?具體是如何考慮的?

陳子季:五項重點工作主要是針對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困境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不斷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實現職業教育的自立自強。

一是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圍繞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的亟須專業領域,組建一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核心能力建設專家團隊,打造一批核心課程、優質教材、教師團隊、實踐項目,遴選一批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在線精品課程和虛拟仿真實訓基地,做大做強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擴大優質資源共享,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和技能型社會建設。制定新一輪高職“雙高計劃”遴選方案和中職“雙優計劃”實施意見,遴選建設一批高水平中高職院校和專業。

二是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依托頭部企業和高水平大學建設一批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推進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認定工作,指導各地制定省級“雙師型”教師認定标準、實施辦法。實施全國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遴選一批高校開展職業學校教師專業學位研究生定向培養。實施職業學校名校長名師(名匠)培育計劃,打破“職”“教”界限,采取固定崗與流動崗相結合的方式,吸引行家裡手到職業學校任教。

三是建設開放型區域産教融合實踐中心。啟動高水平實踐中心建設項目,通過政府搭台、多元參與、市場驅動,對地方政府、企業、學校實行差别化支持政策,分類建設一批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真實生産和技術服務功能為一體的公共實踐中心、企業實踐中心、學校實踐中心。

四是拓展學生成長成才通道。一些家長不願意送孩子去讀職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覺得職校的升學及成才通道相對較窄。要讓職業教育的上升空間越來越寬廣,讓職業教育的競争力、吸引力越來越強勁,就必須讓不同層次的職業教育通起來、讓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通起來。《意見》提出,支持各省因地制宜制定職教高考方案,制定職業教育貫通培養指導意見,構建從中職、高職到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貫通培養的新路徑,初中畢業生通過中考接受中等職業教育或五年制高職教育;中職、普通高中畢業生通過職教高考接受專科高職教育、職業本科教育或應用型本科教育,也可以通過普通高考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專科高職畢業生可通過專升本考試接受職業本科教育或應用型本科教育;符合條件的專科高職畢業生和職業本科畢業生可以通過研究生招生考試接受碩士研究生教育,形成系統化的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機制。

五是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機制。持續辦好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和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推動教随産出、産教同行,打造職業教育國際合作平台,最終将職業教育打造成國際合作的戰略資源。啟動高水平國際化職業學校建設項目,遴選一批國際化标杆學校,推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專業标準、課程标準和優質教學資源。

編輯部:近年來,社會上對于職業教育學生成才成長通道的問題非常關注,《意見》也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多形式銜接、多通道成長、可持續發展的梯度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在具體工作推進上是如何考慮的?

陳子季:《意見》提出了四個方面的具體舉措。一是優化職業學校和專業結構布局,建設一批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要的高水平職業學校和專業。探索發展綜合高中,推動中等職業教育多樣化發展,同時支持高水平大學參與職業教育改革。二是推動中高職貫通銜接培養,支持優質中等職業學校與高等職業學校聯合開展五年一貫制辦學,推進中等職業教育與職業本科教育的銜接培養。三是完善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健全“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進一步擴大應用型本科學校在職教高考中的招生規模,由各地在國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規模中統籌安排招生計劃。四是打通高職畢業生升學深造渠道,完善本科學校招收具有工作經曆的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專門辦法,建立符合職業學校學生特點的專升本考試辦法和培養方式。

這些舉措釋放出的強烈信号,充分表明職業教育不是“終結教育”,也不是“低層次教育”,更不是“淘汰教育”,而是特色鮮明的一種教育類型,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既可以升學,也可以就業,還可以先就業再升學,最大程度地拓寬學生多樣化、多途徑成長成才的通道。下一步我們要持續拓展技術技能人才的成長空間,同時支持地方進一步創新。比如,支持高水平大學聯合重點行業企業招收在生産一線有一定工作經曆、特别優秀的高職畢業生,以校企合作項目制方式培養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總之,要為不同階段、不同教育類型設計轉換通道,讓學生能夠根據興趣、能力和自身發展情況在就業和升學中實現多次選擇,也給企業在職職工提供再學習、再提升的機會。

(來源:本文摘自《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3年第1期,原文來自: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編輯部.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不斷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專訪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


 

 

Baidu
sogou